9月11日中午,厦门大学中文系2022级拔尖班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第一次现当代文学评论与写作模块读书会在南光一102召开。徐勇老师与2022级拔尖班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读书会。读书会主要围绕近期拔尖班本科生同学周仲文和林斯瑾写作的书评展开,参会人员对本次同学们分享的稿件进行了互评与讨论。
在徐勇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逐段阅读了周仲文同学题为《工业化进程下的迁徙与流浪——读安庆〈去钓鱼的路上〉》的书评。老师和同学们就书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共同纠正了文章存在的部分语病。老师提出,书评写作在遣词造句时要尽量精简,避免复杂跳跃的逻辑与过于华丽的文字;在进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时,要注意理顺逻辑关系,尽量避免前段与后段、上句与下句之间缺乏明确逻辑关联的问题。同时,要以类似推荐一本书的视角进行书评写作,既要对书评与文本中出现的重要词汇作出合理解释以保证读者理解,又要把握好给予信息的限度,以引起读者对所评论书籍的阅读兴趣。在书评的整体结构上,要避免对书籍内容做单纯的陈述与概括,而是要将其内容为评论创作所用、为观点证明所用。
之后,同学们继续阅读了林斯瑾同学题为《独语的共鸣可能——从糖匪的〈大宇〉说开去》的书评。在场同学主要以宏观的角度阅读了这篇书评,对其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价与讨论。在进行整体阅读后,在场同学首先提出了认为本篇书评在逻辑方面有些深奥,需要一定的阅读时间。并且,书评对小说的三个篇章故事与小说题目《大宇》之间关系还存在论述不足之处。而在以“独语”“共鸣”等概念对三个故事进行串联时,对《大雨》这一故事的论述篇幅过长,使文章整体篇幅分配有些不均衡。老师提出,在讨论小说叙述者“她”时,需要对“她”是谁的问题作出更加明确的回答。最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还对标题中“独语”“共鸣”这一对矛盾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书评写作在处理矛盾概念时应当进行详细的论述,来保障读者的理解。
最后,徐勇老师强调了“角度”对书评写作的重要性,只有以合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才能使文章主题鲜明。
文/图:林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