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田庆市:语言文化交涉学研究
2019年11月3日,国际知名语言学家、日本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20会议室给我院师生开展了“文化交涉学与语言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中文系李无未教授主持,各专业老师同学积极参加,并进行了互动。
李无未教授首先介绍了内田庆市教授的研究领域,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内田庆市教授针对现代人文研究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缺乏与其他学科接触的问题,提出了人文研究的多元视角。随后对“文化交涉学”下了定义,即把东亚视为一个文化综合体,关注其内部所发生的有关文化的形成、传播、接触以及变迁现象,从综合性的立场出发以多元的视角对文化交涉的整体形态进行阐述。
李无未教授介绍内田庆市教授的研究领域
内田庆市教授举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如西域“名物”、佛教词汇翻译、传统四象的认识来说明文化(思维方式)一定要反映在语言上,语言的研究不能忽略文化、历史、思维方式等语言背景。其中着重对《伊索寓言》的汉译史和圣画像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说明在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中,客体内涵和形式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
内田庆市教授解释传统文化在语言上的映射
内田庆市教授在汉语研究中非常重视周边方法论和域外文献。认为如果研究只关注其“中心”,就往往会忽略其“本质”,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传教士的汉语课本发现西方人汉语研究的优点,同时又看到汉语“虚实论”对西方语言观的影响。从文化交涉互动的思维去研究中西语言学史,引起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的思考。
内田庆市教授还给在座师生介绍了海内外的汉籍在线资源,并推荐了关西大学最新的近代汉语语料库资源。随后,李焱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内田庆市教授的文化交涉学理论打开了研究中西语言文化的新视野,通过“域外之眼”看汉语研究,推动了汉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针对西方语言学界对量词的研究、南京话的研究等具体问题与内田庆市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在场的师生对文化交涉学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
内田庆市教授与李焱副教授进行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