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日19:30-21:30,中文系2021级拔尖班线上开展读书会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继续研读罗杰瑞的《汉语》。我系杨望龙老师领读了第1章1.2节“汉语周边的语言”与1.3节“汉语的类型学特征”,拔尖班芦豪、李茜、周柯霏、王晨宇、孙梦瑶、唐梓欣等同学参与讨论。
汉语的周边主要有北边的阿尔泰语、西边与西南边的藏-缅语、西南边的南亚语、南边的台语、苗-瑶语与南岛语等。这些不同系属的语言在汉语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与影响。
汉语北边的阿尔泰语属于无声调的多音节语言,南边的东南亚语言属于有声调的单音节语言。汉语在地理上居于这两个区域中间,而“中心语居后,修饰语居前”的类型特征又处于这两大类语言的过渡状态。
按照惯例,杨望龙逐词译读,并随文解释相关术语,比如“台语”就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中国南方及其邻近国家的侗台语或壮侗语(族),国内学者今天普遍使用壮侗语(族),二是指台湾的闽南语(Southern-Min in Taiwan),只有台湾少数学者使用。又比如pitch与tone,前者属于语音学层面,后者属于音系学层面,需要注意区别。同时,他还随文提供相关的语言学信息,帮助大家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杨望龙还向大家推荐了两本扩展阅读书目,一是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二是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分类》。
杨望龙希望大家能够建立起开阔的学术视野,研究汉语不能拘泥于普通话或汉语史,而是要将汉语放在东亚语言乃至世界语言当中考虑。
文、图: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