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14日,由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联办的第五届语言学研究生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自2020年启动语言学研究生联合论坛以来,复旦、川大两校已先后举办过四届。本次论坛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第一次参加,共有七名研究生在李湘、蔡淑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此次盛会。
论坛伊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耕老师、李宇凤老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董建交老师先后致辞。开幕式结束,论坛报告会就紧张而有序地开始了。为鼓励学术争鸣与思想碰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论坛由学生主持,采取“论文报告+对谈+专家评议”的创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将研究生推到台前进行充分探讨、深度交流。厦大中文系七位研究生就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曹佳鸿同学讨论了汉语中以名词短语为例的复合表达单元。报告指出,在会话中,名词短语有时必须借助多模态才能传递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完整意义。与倾向传达旧信息的NP独立单元相比,有眼神、手势模态加入的复合单元更倾向于传递新信息,NP伴随的模态越多,传递新信息的比例越高。眼神和眼神模态可区别新旧信息,手势还可传递命题内容、构建互动行为。
陈碧雪同学主要关注“NP来了”和“来NP了”序列的构式类型和功能差异。她认为“NP来了”和“来NP了”中的NP在指称性质方面不存在实质性差异,指出两式实则对应了“位移动作叙述”“将成事况醒示”“即时场景报告”三个构式,并详细分析了三者在信息结构特征、句法构造特点以及心理认知机制方面的异同之处。
焦民敬同学主要探讨了卜辞“”字和与诗、书里“攸”字的关系。文章指出:卜辞里的某些“”字可以肯定是“虚字”(或称“语法语素”),它们跟诗、书里的“攸”字大抵相当。他把诗、书里的虚词“攸”分成三组,并详细探讨了相关古文献的释读问题。
林瀚同学基于话语功能视角和历时语料分析,考察了“难为”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提出其词汇化来自语用信息安排导致的兼语式中“使”的脱落。在该词发展出客套话用法和话语标记用法的过程中,言谈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发挥了重要的促动作用。
刘梁强同学从庭审叙事出发,基于中国刑事庭审法庭辩论语料,详细讨论了否定行为在机构性语体中的特殊表现,结合否定行为实施中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的配合,对庭审叙事中否定行为的序列分布、实现形式、表达效用及其互动特点进行了考察。
乔雪玮同学主要关注会话中语法不平行列举项的并联现象,探讨了这种现象的类型、性质、形成机制与成因。文章认为会话中语法不平行的列举项在互动功能动因下,通过形式资源的互补和语义共类的凸显等机制并联在一起,促使了列举构式整体的浮现。
沈韫涵同学主要探讨了“要”和“会”将来时用法的差异及其成因。文章提出了“要”表示将来时的条件,比较了“要”与“会”在时制意义规约化程度上的差异,并从认知入场和传信特征两方面探讨二者语义功能的不同。
四川大学李宇凤老师、复旦大学叶婧婷老师、董建交老师、郭永秉老师和厦门大学李湘老师、蔡淑美老师等专家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精彩点评,对参会论文给予了专业性建议并分享了个人研究心得。
论坛的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叶婧婷老师主持,张耕老师致闭幕辞。张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同学们的报告内容丰富、涉猎领域广泛、讨论互动充分,这是一次思想和学术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三校语言学青年学子学术能力的提升。李湘老师代表厦门大学中文系向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及会务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热烈欢迎大家来年在厦门大学再次相见。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2024年第五届三校语言学研究生论坛圆满落幕。
供稿:陈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