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上午,厦门大学人文社科至善大讲堂邀请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先生为中文系师生做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构式网络的运作:在互动中互塑”。本讲座由中文系李无未教授主持,中文系师生共聚一堂,现场互动十分热烈。
讲座开始,施春宏教授先对构式和构式语法的基本属性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基于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他指出构式语法研究目前仍以对具体构式的形义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为主体,对构式网络尤其是构式联结的研究相对缺乏。接着,施春宏教授讨论了构式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用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形义匹配性原理、经验适应性原理和价值调变性原理等原理的内涵及其具体操作。然后,施教授系统介绍了构式网络的互动机制、压制机制和反馈机制等运作机制,以此考察了构式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他指出,构式网络在互动互塑中更新迭变,这一变化主要形式为构式调节与构式变异,具体表现为构式用变与构式演变,从构式用变到构式演变的过程即构式化,由此进一步探索了互动构式语法的理论空间。讲座最后,施春宏强调构式概念与构式思维所具备的普遍性意义,并区分了语言学内立足构式概念的“构式+”与语言学外引入构式思维的“+构式”。施春宏老师引述鲁迅先生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指出构式观扩展了以往传统对符号的认识,构式学已在路上。
在交流提问环节,施春宏教授对“构式本位”与“字本位”、“词本位”在层级与单位上的异同点、构式观在研究或教学中的作用、构式是天然生成还是后天使然等问题做出了详细回答。施春宏教授的讲座引领前沿领域,既展示了该领域的新研究、新导向和新思路,也展示了理论体系与框架的普适性意义,同时还是方法和方法论的新实践。施教授知识渊博,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文/蔡淑美 图/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