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晚,由厦门大学性别与文学小组和“土风计划”云南普米族音乐小组合作演出的舞台剧目《风语》在建南大礼堂成功上演。《风语》是一部以普米族原生态演唱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女性主义诗乐,构成的对话与沟通、展示与思考的舞台剧,它一方面展示云南普米族这个特少数民族珍贵的原生态文化,包括那些古老的习俗、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状况,一方面在展示中显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境遇的异同。与此两方面的展示相适应,此剧的编排也由两种情境穿插而成,一种是由普米族原生态歌舞器乐等表现的日常生活与性别境遇等,一种是由诗乐来表现的现代生活情境与性别观等。整个剧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题为“生活”,主要展示普米族生活方式,以此构成对都市大学生生活现状的对比与感悟;第二部份主题为“姐妹”,主要展示在性别视野下的现代女性与普米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第三部份主题为“和谐”,主要展示女性与大自然,女性与家国,女性与男性之间关系的理想诉求与境界。土风小组石婷领队特别强调,普米成员不是“演员”只是农民的孩子,那么厦大演员更是校园里的学生,他们展示给大家的就是生活中本来的角色与样子。
演出在一阵浑厚悠扬的古歌声开始。歌声似乎从远古而来,在剧场上空盘旋,人们在聆听中不知不觉把视线集中在追光中央的和吉光身上。和吉光的真实身份是山寨祭师,他穿着黑底红花纹的普米盛装,帽子上插着长长的羽毛,他在进行祭三角仪式。所谓“三角”就是火塘上三角架驾着的一个茶壶,他们藉由这个仪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还有对将要过的每一天的祈福。观众们被祭师那充满神秘与虔诚的歌吟所牵引,恍惚也把自己置身于对大自然的感恩之中。于是,从对自然的祈祷开场,普米人的日常生活,如他们的晨牧晚炊,春耕秋收,如他们的喜怒哀乐,恩爱情仇,都随着他们的亦歌亦舞,一幕幕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如果说“祭三角”是普米族所特有的经验,那么《婚嫁》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体验:美丽的七妹要出嫁了,姐妹们一边唱着缠绵悱恻的《爸爸的女儿》,一边为她梳妆打扮,为她蒙上盖头。她们舍不得即将出嫁的好姐妹,动作和歌声都是那么忧伤,许多观众的眼睛里开始闪烁晶莹的泪花。英俊的新郎官正繁也唱着《爸爸的女儿》来接亲了,同样是这首歌,新郎却唱得那么兴高采烈,他边唱边捱到新娘身边,急切地想看清藏在盖头下的新娘羞涩的面容。新郎的举止给忧伤的嫁娘调增添了诙谐的情趣。当娘家姐妹与新郎各拉着新娘的一只臂膀,左右分扯着新娘各不相让时,人们终于意识到它所意味着的普米族由来已久的抢婚习俗。
如果把普米人所展示的原生态生活视为感性的经线,那么厦门大学学生所展示的世界杰出诗人的诗篇,体现出的是性别意识理性纬度,二者的交织,构成一种奇特的对照与呼应。如意味着少女时的《致橡树》,少妇时的《新娘》、中年时的《月色神话》,老年时的《珍珠》,分别对应着《姐妹调》、《婚嫁》、《推磨回娘调》、《老人舞》等,而《惠安女》、《只要有一个女人》等诗篇则深深激起人们对女性生命与命运的共鸣,构成一种审美与思考的空间与张力。不少观众反映,这种形式新颖别致,饶有意味,是个创新。有些平时并不爱读诗的观众,却为此情境所感染,让诗的美与诗的含义如此真切地走进他们的心田。
德秀是土风计划比较早的成员之一,她这七八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做关于普米音乐的展示,但与来自不同文化体验背景日大学生们同台、把一种全新的性别视野与理念注入普米文化与音乐的展示里的还是第一次。现在,她对普米歌曲中的女性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第一次意识到女性情感是不分民族和国界的。她一直为自己能如此传播民族文化而感到骄傲,但令她意外的是,这种方式让她想到很多很多,感觉眼界与想法都多了起来,她真想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其实,德秀的感受也是普米小组与厦大学生的感受。在短短的几天交流中,他们互为吸引,不仅互为提升且结下真挚的友谊,相约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让这种形式的展示意涵带给社会更深广的感染与影响。
项目主持人林丹娅教授说,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决定支持资助厦大性别与文学小组与“土风计划”的合作,旨在通过二者所具有的相当典型性的身份差异性,在接触、交流与互动中,比较与探讨在不同性别制度下的文化/文学生成与传承等问题,过程将以文艺表现形式与形态展示,以突破原有的教学手段与接受群面的局限,在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的同时,也进行创新性的性别意识教育与传播途径的实践,为全国高校首创,《风语》即是此初步成果,尽管因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摸索与提升的地方,但当最后的普米大舞在观众的热切呼唤下跳入观众席,吸纳着人们不由自主参与进去,把共鸣的气氛推向高潮时,无疑我们这个项目主旨得到成功实现。因为观众的反应是如此热烈,直至结束时仍迟迟不愿离去,台上台下无论是出自什么身份,这时他们都情不自禁地围拢在一起,用各种语言与方式,进行热烈的交流,并特别注意互留联系方式,这意味着大家想把此晚展示所引起的相互间的兴趣、关注、思索与探讨,延伸到舞台、建南大礼堂的这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之外,延伸到未来的日子与生活中。(中文系张欣杰报道)
祭山角仪式式:吟唱古歌
他们和我们
口弦合奏敬山神
我们的生活
山村的一天劳作分工
在山坡上分工劳作并歌唱《胡子度》
女做牛来男扬鞭an-dong-cha-cha
晚聚火塘边古歌《哩哩》
惠安女: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绝迹
姐妹:我看着她们就像看着我自己
姐妹调1
致橡树2
新娘2
婚嫁前调22
婚俗3
婚俗:抢婚
《新娘》:相信从此将有个好男人
苦情调:吹木叶
推磨回娘调嫁出去的女儿
《珍珠》:每一个好女人都是珍珠
老人舞
正繁独奏老弦:山上有个老人2
只要有一个女人
正繁和长秀合奏过江调
敬酒歌3
撞胯舞2
普米大舞1
交流3
交流8
交流10
交流11
交流15
交流16
媒体记者现场采访土风领队石婷
演出后合影1
演出后合影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