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日上午9点,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俞绍初先生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20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关于“曹操墓真伪问题”的讲座。讲座由中文系主办、吴在庆教授主持,李菁、胡旭、师雅慧等老师与会,中文、历史、考古等相关专业的数十名学生临听了讲座。
首先,俞先生就“曹操墓”在学界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与争议作了简要介绍。2009年12月,经由多次会议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定位于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墓葬为曹操“高陵”,这在国内和海外都引起了轰动。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赶赴河南省,考察了“曹魏大墓”,并召开了“社科院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正式公开对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后的结果报告。同时,第9届“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曹操墓入选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俞先生将众家肯定的理由归结为墓葬方位、出土文物等几个方面,认为颇具说服力。因为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颁布《终制》,言“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安阳墓与之相符;又,所发掘的三具头骨中,有一个可以确定为60多岁的男性,与曹操死年66岁颇相吻合;另有铭刻“魏武王常用�虎大戟”、“魏武王常用�虎短矛”的石牌、铭刻“魏武王常用慰项石”的石枕出土,其书法特征确为汉末隶体无误。这些成为鉴别真伪的关键证据。但是,亦有相关学者认为,在没有更有说服力的文物出土前,曹操墓的真伪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对此,俞先生也以自身深厚的学养,从文献解读角度,对“高陵”的真实性提出了若干质疑。
第一,据鉴定,出土的两具女性头骨,一具在50岁上下、一具在20岁左右。而《三国志・魏书・武宣卞皇后》有记载曰,“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时年卞氏已70余岁。如果此墓确为高陵,那卞太后的尸身又在哪里?
第二,自《诗经》始,殉葬之风早为百姓所深恶痛绝,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语,洵为警世之语;汉文帝时即明令禁止。曹操虽身兼名法,然在仪礼方面,却多恪守儒家规范,难解此墓殉葬现象。
第三,汉武帝讲求厚葬,汉家帝王多有效法,直接导致盗墓之风盛行,陵寝残坏。曹操生前即节俭薄用,亦恐死后墓室被盗、尸身受辱,故临终遗令“无藏金玉珍宝”。另外,曹植见证了曹操大殓至入墓的全过程,他所作的《武帝诔》足以征信,其文言曹操入殓时,“玺不存身,唯绋是荷”;陪葬之物,“明器无饰,陶素是嘉”而已。而该墓被发掘的器物仍有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与令、文不符。此又一疑点。
第四,俞先生还指出,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享有天子之制,故而其墓制应仪同天子,为南北朝向、非如安阳墓所呈之东西朝向。
在讲座中,俞先生尤重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强调,指出要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运用相关学科如考古、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积极汇总文献、尽量全面地占有信息资源;于此之外,又特别强调民间传说、风俗习惯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关于传说中的“七十二疑冢”,许多人以为是无稽之谈,俞先生却认为,自宋后,“七十二疑冢”之说甚为流行,特别是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官方地理文献都有记载,明末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还详细记录了七十二冢的具体方位,恐非空穴来风,故而应持审慎的态度。
俞先生说,曹丕称帝后,追封父曹操为魏武帝,曾刻有一枚武帝金玺,埋于其墓道口。若能将此印玺发掘,则可成一铁证;若不能,“高陵”一说则难服人心,有待继续考量。
尔后,同学们就相关问题积极踊跃地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一一得到俞先生细致详尽的解答。先生在讲座中,多次强调“学术问题应允许自由讨论,百家争鸣”,“考古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掘的文物,力图回复历史真实。”最后,吴在庆教授作了总结式发言,感谢俞先生的精彩报告,并指出,无论做哪方面的研究,都要戒浮躁之风、戒望文生义,此次讲座最有意义处,不仅在于曹操墓真伪问题的介绍,还在于俞先生向同学们传达了一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神。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