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带头人王诺教授向北京生态诗人红豆颁发团队兼职教授的聘书
2012年10月23日,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举办了“红豆生态诗研讨会”,对北京生态诗人红豆新近出版的诗集《液体的树――生态与生命的诗章》(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展开集中而深入的研讨。红豆亲临会场畅谈了她的生态文学创作体会,山西生态诗人阿红以及来自北京、哈尔滨等地高校和厦门大学的教授学者、厦大生态文学团队的博士硕士生二十余人在研讨会上发言。这是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第二次召开专门探讨一位当代中国生态作家的研讨会。作为国内生态文学研究重镇的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举办这类研讨会的目的,不仅仅是推动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更是增进与生态文学家的联系并加强对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会上,厦大生态文学团队带头人王诺教授还向红豆和阿红颁发了团队兼职教授的聘书。
工科出身的北京生态诗人红豆本名刘月玲,是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和部门经理,业余从事诗歌创作数十年,写下了几千首诗歌,近五年来,在生态诗人华海、阿红和生态文学研究者王诺的影响下,致力于生态诗歌创作,参与创建中国生态诗歌团队。《液体的树》这本诗集就是其生态诗歌的代表作品。
这次研讨会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探讨,与会者不仅全面总结、深入分析了红豆生态诗的成就,而且还就红豆乃至我国其他生态文学家创作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与会者以红豆生态诗为例,侧重探讨了如下问题:生态文学创作既要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化自然,又不能消解了人的主体性,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自然审美之后,应当艺术地构建人与自然物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态文学所表现的自然既不能仅仅是一片祥和温馨的田园风光,也不能仅仅是饱受人类摧残的满目疮痍,而应当全面反映现实和理想的自然,写出大自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揭示自然的和谐与矛盾、规律与混乱,红豆等我国生态作家较为偏重表现和谐、美丽和令人愉悦的自然,却对自然的残酷、混乱与混沌的一面描绘较少;生态系统本无性别属性,大自然既非雄性亦非雌性,生态文学要超越男性和女性之争,对红豆这样的女诗人之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女性、女性主义甚至生态女性主义的视域里来解读和评价,探讨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关系不宜仅仅根据二者的表面相似性而生硬比附,应从内在逻辑上寻找二者的联系;对于人在无意之中或者为了生存在生态承载限度内造成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伤害,不少生态文学家持有同情、怜悯和感激、愧疚之情,这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虚情假意有着质的不同,要严格区分人类中心主义的虚伪“博爱”与生态主义对自然物的感恩之间的差异;生态文学及其研究都应当更多地关注特定的生存处所和创作处所,同时要提防激励空间扩张、文化扩张、远离处所漂泊、非处所生存甚至入侵并剥夺他人处所的观念和理论。
研讨会在最后的环节――诗人自己和与会者对红豆生态诗歌的朗诵中达到高潮。
(李婷文)
红豆生态诗研讨会会标
红豆诗集的封面
生态诗人红豆的近照
文章录入:xwzumx 责任编辑:xwzum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