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万民,不忘乡音。为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体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语言文字会议重要指示,助力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及方言保护工作,港澳宝典全年资料立足于自身专业优势,组建了“逐光探音”实践队,于2023年暑期赴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实际行动推广普通话、促进方言保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维护民族团结。
第一章:走入社区
实践前期,实践队积极联络光泽县各社区,向工作人员了解社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后,队员们深入七贤社区及橘子洲社区进行了调研。
实践队员与社区人员开展座谈会,了解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及工作人员办公过程中的方言使用频率,并就社区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及宣传力度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在对两个社区的语言使用情况有基本认知后,实践队员走入社区进行入户访谈。在寻找访谈对象时,队员们尽力考虑到各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的居民群体,以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实践第一手材料。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实践队员切身体会到光泽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认真了解、记录了该地区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情况。
第二章:走入学校
少年儿童对语言的掌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语言发展的未来,因此,实践队重点关注光泽县中小学生群体,开展了招生宣讲、问卷调研、普通话小课堂等实践活动。
在光泽县第一中学,实践队员们分组行动,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实践任务。一个小组对部分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普通话和方言在教育领域、师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另一小组向在校学生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同学们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并向实践队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实践队还在第一中学开展了招生宣讲活动。福建省南平市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招生宣传负责区域,光泽县也是厦门大学定点帮扶地区之一,实践队员们充分传承、发扬厦门大学定点帮扶实践精神,大力弘扬厦大优良校风学风,履行自己作为“厦大人”的责任与光荣使命,从学生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在厦大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了厦大在福建省的招生事宜,让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也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厦大生活的充实与美好。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
除了通过调研、采访等方式收集信息外,实践队还面向光泽县小学生,开展了普通话小课堂。实践队员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有趣、多样的授课形式,培养同学们规范用语与用字的能力,鼓励其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增强对本地方言的保护意识。课堂互动频繁、 氛围融洽。实践队员们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普通话与光泽方言的认知。
第三章:走入村寨
为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实践队前往光泽县浆源村调研。浆源村是光泽县寨里镇下辖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浆源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娇向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村寨历史、文化习俗、当地方言及普通话使用现状,带领队员们感受了畲语与光泽话的差异,并协助队员录制了相关语音材料。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在浆源村开展了实地调研与入户访谈。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亲身感受了畲族语言、畲族文化,增强了对少数民族村落语言使用情况的了解,加深了对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认知,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成果。
实践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中国语言文学系“逐光探音”暑期实践队顺利、高质地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脚踏实地、求索探新,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知识,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激励自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维护民族团结,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战略的实施注入青春血液,为我国各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实践队也将继续关注我国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情况,笃行思远、踔厉奋发,在筑牢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扎根祖国大地,在新时代社会大课堂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指导教师:田苗瑞
文字:刘子墨
图片:宋加睿 刘子墨 田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