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宝典全年资料 港澳宝典全年资料

张福贵: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性与学术创新问题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3日 访问次数:


202334日晚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老师受邀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举行了一场题为“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性与学术创新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为“南强学术讲座”第1149场。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中文系王宇教授担任主持人,中文系副主任徐勇教授担任评议人,到场交流的还有中文系代迅教授、景欣悦助理教授及本、硕、博学生。

2635A

张福贵教授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确定这一特质入手,探讨现当代文学的命名问题、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史观、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性与学术创新等问题。首先,张教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几种命名开始了反思。张教授指明,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要实现文学史观的转变和突破,必须首先对于其相关的文学史概念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相比已经发展成熟的古代文学学科来说,现当代文学的学科体制建设是有局限性的。关于现当代学科的边界问题,张老师提醒同学们要警惕那种轻易改变现当代文学边界的想法,并创新性提出了“文学时代”的概念。只有文学形式、文学内容、文学价值理念等全方面得到解放,才标志着一个旧时代文学的结束、一个新时代文学的到来。张福贵教授特将古代戏曲《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与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伤逝》里的子君作对比,同样是向往爱情,崔莺莺与子君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后者的现代意识的觉醒,没有形成反抗封建礼教的现代思想。

张福贵教授是鲁迅研究的专家,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问题,张老师指明,其研究核心在于突然性、严重性、神秘性这三个性质。“我们研究的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我们必须肯定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崇高地位,不应在细枝末节的边角料里质疑鲁迅的价值。张福贵教授一针见血,明确学术没有边界,但学科有边界。只有构成文学史内容的才能称作文学史料,其他方面只能作为文学史资料。文学研究应该“适可而止”。因为我们会把一些不能构成文学史的边角料纳入文学史的框架内容之中,结果可能不是丰富现代文学的,而是显出它的庞杂,因为现当代文学的构成本身是有经典化标准的,文学史的写作是一个自然淘汰和选择的过程。

传统文学史研究,是一种关于审美的评价,关于作家作品的研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转向思想问题、文化问题研究。学术研究,关键在于体现出学术价值和学术创新,而不仅仅是强调学术规范、学术边界。如何创新,首先是视野问题。研究作家作品,要放在作家历年所有作品中比较研究,放在同时代、同类作品中看,纵横捭合。其二,最重要的是打破学术研究的两种前提。一种是思想前提,对于前人已有的定论,缺乏思考和质疑的思维,不敢提出创新性的新观点,这是需要警惕的。我们的学术,应该建立自我主体性,要有一种思辩的能力,比如对“革命+恋爱”文学的思考,不能单纯地以否定的“格式化”“概念化”轻易判定。另一种前提是知识前提。知识过度专业化,会导致文学研究的碎片化分析,遮蔽文学评论的整体考察。

我们应该做到,基础知识标准化,核心知识个性化,跨学科知识多样化。张福贵教授教育同学们,要将视野放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丰富的同时代长河中,考察文学的广阔性,或许更能得到创新性的观点。关于同学们关心的论文选题和课题选题,张福贵老师指明,论文要与时代紧密相关,把时代关键词转化成论文的内在核心,同时进行学理化论证。

代迅教授表示张福贵教授从文化自信讲到文化他信,令他深受启发。徐勇教授认为,问题意识的由来不是简单的,如何提问题的才是多方面的考验,张福贵教授的讲座,从鉴别文学史料与文学资料的区别、文学研究的落脚点、如何评价革命的罗曼蒂克文学等多个方面让听众豁然开朗。

22DF3

讲座的最后,多位同学向张教授提问,张教授耐心解答,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本次讲座学术氛围浓烈,会后交流轻松愉快,同学们受益良多!

文字:罗文婷

图片:罗文婷


港澳宝典全年资料
港澳宝典全年资料

Copyright© 2023  港澳宝典全年资料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港澳宝典全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