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列讲座
题目:马克思对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重构
讲演人: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时间: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9:00
地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南光一)320会议室
主办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18年5月20日上午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政文教授应邀在我校南光一320会议室,为我校人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南强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李无未教授主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春时教授、代迅教授、仲霞副教授出席讲座。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为张政文教授颁授南强讲座纪念碑。张政文教授接过话筒,开始了他精彩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主体部分:感性的确立与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设计、感性的展开与审美现代性的本质确立、感性的实现与审美现代性的特性展开。
首先,张教授谈到了“感性的确立与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设计”。德国古典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设计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对人的感性存在、作用及文化意义的发现直接相关。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就有一种压抑感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古罗马后期至中世纪,从新柏拉图主义到圣奥古斯丁圣父哲学,再走向圣托马斯的经院哲学,感性最终被压抑。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渐近,伴随着宗教世俗化和生活市民化的进程,西方文学艺术领域萌发了一种既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知性模仿传统,从十八世纪起,“趣味无争辩”、“厚今薄古论”、“情感至上论”等不同于“模仿论”、“教化论”、“理智论”等传统文艺思想的理论也纷纷面世,成为最有影响的审美文化观念。
其次,围绕“审美现代性”,张政文教授重点概述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学说。他不仅仅将各位学者的学说进行纵向梳理,更进行了横向的详实对比与论证。
随后,张政文教授为各位师生深入分析了“感性的展开与审美现代性的本质确立”。在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中,凸显出了审美现代性的特征。以感性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现代性不同于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在西方的思想谱系中启蒙现代性的核心是对理性的重建与改良。理性精神古而有之,不过古希腊的理性是个人智慧,具有批判性但缺少公共有效性。而罗马时代的理性本质上是知性,缺少价值精神。中世纪基督教宣称的理性则是教会的意识形态,拥有信仰的共同性却取消了普遍的批判性。启蒙的理性既是批判的,又是公共的,其根本立场在于以自然人性为依据、以掌握真理为目标,坚信理性是认识自然、理解文化、把握社会的基本力量。
再次,张政文教授从实现与发展的层面谈了“感性的实现与审美现代性的特性展开”。
艺术的自律准则由康德率先确立,他将艺术活动的自律性质归之为天才。费希特将艺术自律视为审美现代性的最终落成。谢林则更关注艺术自律在具体艺术形态上的落实。马克思依据社会生活是基于以生产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客观存在的观点,进一步从社会生产方面探究艺术自律的实践性内因。、
最后,在总结部分,张教授强调,由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的感性自醒,进而欧洲启蒙运动实现的感性自觉,是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成果,它使文学艺术成为现代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而德国古典哲学在理论上系统地将感性逻辑化为人的主体能力、意识活动和精神历史,造就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时代精神,创生了与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同样重要并相成互补的审美现代性,深化了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拓展人们对主体精神活动的理解,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全新认识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人的主体性,推进了西方文艺发展高潮的到来,其思想理论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马克思在传承德国古典哲学感性主体化、精神本质化的基础上,以扬弃的立场、批判的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人的自由为本,从人的解放出发,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将感性跃升为人的实践活动,昭示了感性的客观现实的真正本质。
两个半小时转眼飞逝,在报告的尾声,张政文教授将“美是生活”这句意蕴无限的话语送给了现场听众。讲座结束之后,张政文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耐心回答了师生各种专业上的问题和研究上的疑问,会议现场互动积极、热烈。张教授精彩的报告和耐心、谦虚的交流互动给与会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听众受益匪浅。
撰稿人/刘慧琪
责编/汤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