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由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江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西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与教材处(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鼎力支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江西省语言学会、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两岸语言应用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读写月报》杂志社、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中小学教材语言的表达与优化研究”课题组、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中小学教材语言使用规范研究”课题组协办的“第十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自2005年成立至今近20年,共主办了十届全国性的教育教材语言学术研讨会,第一届(2006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第二届(2008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第三届(2010年)在辽宁省锦州市召开,第四届(2012年)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市召开,第五届(2014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第六届(2016)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第七届(201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第八、第九届分别于2019年、2022年线上召开。
会议开幕式由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詹艾斌主持,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钟业喜、江西省语委办主任张婵致辞,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代表本次会议的主办方致辞。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小学语言教材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的关系转化”“中小学教材语言的表达与优化”“中小学教材语言使用规范”“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四个主要议题展开。会议由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两个部分组成,会议下设五个分会场。
上午的大会报告从教育教材语言理论纵深发展的两个视角展开:第一个视角,外部视角,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从中文专业及语言学教材的底层支持系统出发,给出了4个思考、5个现状问题、5个期待的探索,具有教材语言研究的“元”启示的性质;第二个视角,内部视角,香港科技大学屈哨兵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曹秀玲教授分别从教材内容之于母语教育、二语教育的构成、类比与属性展开,东南大学吴格明教授和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体系重构、语文教材“三世界”说提供了教材语言内涵建构性的思路。
下午的大会报告从教育教材语言实证纵深发展的两个视角展开:第一个视角,北京师范大学马燕华教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为对象,通过教材编纂实践中微观词汇问题与症状的提炼归纳提出了国际中文教材语言的四个特点;第二个视角,江西师范大学刘楚群教授以母语高三六科目教材为对象,通过通读观察定位教材语言中的失范细节和示范效应提出了教材语言优化的三个研究预期。
本届研讨会以共时研究为主,兼有我国百年语文现代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梳理。研究方式上,量化研究特色突出,质性研究问题意识突出。与会代表有来自高校的语言学专业教师、研究生,也有来自中小学一线的教师,有教育科技公司的专业人士,也有出版社代表。
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刘楚群主持,各分组主持人就本组的汇报内容进行了总结,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杜晶晶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刘楚群教授代表会议承办方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致谢。
厦门大学教育教材中心多位成员作了分会场报告,杜晶晶教授报告题目为《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词汇规范使用调查研究》,孙园园教授报告题目为《语言学知识向语文知识转化的必要性和策略思考》、李安副教授报告题目为《场景化中文学习词典及基于语料库的实践》、龙东华讲师报告题目为《台湾地区新住民语文教材话语体系研究》、周飞讲师报告题目为《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建设》、黄世友同学报告题目为《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义类分析——以印尼高中一年级汉语教材为例》、黄曼婷同学报告题目为《两岸小学语文教材“中华文化”元叙事元素建构对比研究》、黄煜琳同学报告题目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非词项目的呈现情况及动因分析》、张远洋同学报告题目为《基于大规模电视剧对话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研究》。
来源: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