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经典重释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主题发言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多功能厅顺利举办。厦门大学中文系杰出系友、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作家南帆,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汪文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清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文贵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等专家学者参与论坛讨论。本次论坛由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学昕主持。
南帆在“经典重释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主题发言中指出,从古至今,经典问题始终处于中西方文学讨论的重要地位,经典概念的背后隐含着复杂的学术辨析。没有经典就没有文学传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经典,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有助于探究民族审美的源头,深入比较中西美学的差异。他还指出,阐释学一直关心的问题正是经典在何种条件下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对经典的重释必须与对当今生活的思考相结合,正是在与当下相遇的过程中,经典才成为活的经典。
南帆 发言
汪文顶发表主题讲话。他指出,鲁迅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是继其《中国小说史略》之后的又一部杰出学术著作。在这部作品中,鲁迅重读文学史著作,用现代文学的观念重新阐释传统文学,不仅继承了传统治学治史的观念,还在重释经典的过程中融入了现代考量。他以鲁迅对《庄子》文学史地位的重视及对独创精神的推崇为例,分析了其中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汪文顶强调,鲁迅的《汉文学史纲》是用现代文学尺度重新阐释传统文学价值的榜样,可以为当今的经典重释所借鉴。
汪文顶 发言
王尧指出,正是因为有经典,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才得以保持。在经典重释的过程中,需要突出时间概念,经典阐释问题需要被创造性转换为对当下问题的思考。他以朱熹四书章注与当时的文学思潮紧密关联为例,指出文学作品解读与时代的密切联系。王尧强调,史料研究应该与文学史论述、文本研究联系在一起,发掘史料的意义。同时,也要将文学性作为重要的问题加以思考。
王尧 发言
吴俊表示,经典阐释的重要性与互联网时代的现状有关。当下的时代是对经典进行技术性淘汰的时代,普遍的网络阅读使人们少有机会接触经典,以至于经典文化资源受到极大的冲击。如果经典传统不能在数字人文的层面上传播,阐释便会局限于小范围流传,这将对经典的重释产生阻碍。
吴俊 发言
张清华发表主题讲话并指出,经典首先是价值范畴,是一个民族文学、记忆最重要的载体。同时,经典还是一个历史范畴,特定的时期会产生特定的经典,经典需要被不断地重新审视。当代文学作品不断飞速迭代,如何把中国文学的经典谱系传达给学生是文学教育从业者的重要任务。他结合自身的高校教学经历,以《红楼梦》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为例,指出中国文学承载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审美经验体系不应该在现代性进程中丢失。
张清华 发言
郜元宝重点谈及了鲁迅创作中的“外典”问题。鲁迅在《野草》中大量使用外典,与鲁迅自身的思考和时代思潮息息相关,所谓的文化传承不能单方面地理解为对《诗经》以降的古代文学的传承,还要传承五四以来开启的新传统。郜元宝十分重视鲁迅先生开启的使用外典的传统,认为国民的世界眼光与文学创作息息相关。他指出,在创作中,如果只有内典而没有广博的世界史知识,就无法具有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
郜元宝 发言
文贵良指出,晚清“国故”、“国粹”的提法中包含着经典重释的意图,这一观念是在晚清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提出的,晚清以来对汉字汉语对评价问题应该放置到晚清对于“国故国粹”的讨论脉络中。文贵良简要介绍了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并指出,该研究旨在从科技角度重新思考汉字汉语的价值,重新唤醒汉字汉语的活力,重新发掘汉字汉语的潜能。
文贵良 发言
何平在评议中指出,虽然角度不同,但学者们都对经典重释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是如何重新认识经典的问题;其次,是现实的文化处境,尤其是个人的文化遭遇问题。何平阐述了研究者们应该从何种立场重新出发,以对经典文本进行重释。
何平 评议
此次学术论坛汇聚了来自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界的众多前沿学者,与会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对“经典重释与文化传承”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文:温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