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甲骨文看商代语言的语音特征》,《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3期。
2.《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所见汉语上古音中的历时音变和共时方音特征》,《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19辑,2024年。
3.《论区分战国各国通行字与地域用字的意义》,《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11辑,2024年。
4.《论安大简《诗经》 “疋 ”之“疋 ”的上古声母》,《古文字研究》第35辑,2024年。
5. 《从出土文献看〈说文〉“读若”的历史语音层次》,《浙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第29-39页。CSSCI刊物。
6. 《论形本义、字本义和词本义》,《中国语言学报》第21期,2023年,第190-198。
7.《〈说文〉若干单音节互训词献在出土文中的字词关系考》,《中国文字学报》第十三辑,2023年,第172-182。
8. 《谈谈汉字异部位谐声中的例外》,《文学细读》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第362-369页。
9. 《21世纪以来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汉语上古音的回顾与展望》,《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第四辑,2022年,第20-39页。
10. 《从安大简〈诗经〉韵脚字异文看〈诗经〉韵例及相关古音问题》,《说文论语》第六期,2022年,第125-130。
11.《西周金文同词异字的历史层次及其所揭示的商周雅言之历时音变》,《古文字研究》第34辑,中华书局,2022年,第225-236页。
12.《谈谈<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中值得商榷的字词关系问题》,《汉语字词关系研究》,上海:中西书局,2021年,第104-112。
13.《楚系出土文献所见*n-、*l-不分现象及其源流与成因考》,《中国语文》2020年第4期。
14.《出土文献所见汉语同源词之动态考察》,《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1期。
15.《基于古文字材料的上古汉语清鼻流音之历史考察》,《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SSCI、A&HCI双收录刊物),Vol.48.1,2020.
16.《从古越语到现代侗台语——语言类型转换的实例》,《东方语言学》第19辑,2020:13-36.
17. 《“㐁”及从“㐁”之字考论》,《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三辑,中华书局,2020年.
18. 《论战国时期言语异声与楚系简帛中的文字异写——兼论战国楚方言的性质》,《饶宗颐国学院院刊》第六期,2019年8月.
19.《“合”声系及其上古音构拟》,《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8辑,巴蜀书社,2019.
20.《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应该注意的问题》,《汉语史新视阈——叶宝奎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2019.
21.《字迹学视域下的甲骨文饰笔研究》,《古文字研究》第32辑,中华书局,2018.
22.《<说文>声系、<广韵声系>与古文字声系合证——以见类为例》,《汉语史学报》第19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3.《马王堆帛书<周易>用字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古文字论坛》第3辑,中西书局,2018.
24. 《论“戠”及相关诸字的上古声母》,《“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与文化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年。
25.Variant Speech Sound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Chu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On the Nature of the Chu Dialec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A&HCI收录刊物), 2017 Summer,50(3):213-234.
26.《古音研究中应该注意的文字问题》,《吉林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資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5期全文转载.
27.《据秦楚用字之异考察复声母在战国秦楚方言中的留存》,《复旦学报》201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28. 《“今”声系及其上古音构拟》,《古文字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2017.
29. 《论甲骨文中饰笔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趋势和性质》,台湾《中国文字》新43期,2017.
30. 《春秋时期古越语的音节结构与吴越铜器中国名、人名的解释》,《古文字研究》第31辑,2016:177-187.
31. 《<广韵声系·端系>指误》,《古文字论坛》第2辑,2016.
32. 《<广韵声系>指误(一)》,《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33.《论同形字与上古音研究中的声系划分》,《古文字论坛》第1辑,2015年.
34.《释“”“”兼谈春秋时期吴越国名》,《古文字研究》第30辑,2014年.
35.《论“二”、“次”不同源》,《古汉语研究》2013年1期.
36.《“接”、“捷”、“缉”之上古声母构拟——从包拟古的汉藏同源对比说起》,《民族语文》2012年6期.
37.《古文字声系与上古音构拟举隅》,《古文字研究》第29辑,2012.
38.《林义光古音学思想初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
39.《“戴”字古音考》,《古文字研究》第28辑,2010.
40.《论第一人称代词“予”出现的时代及其与“余”、“舍”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3期.
41.《东牌楼东汉简牍<和从书>所见东汉若干制度探索》,《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6期.
42.《论变形音化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3.《论程度副词{太}出现的时代及其与“太”、“大”、“泰”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3期.
44.《谈谈音与饰笔》,《古文字研究》第27辑,2008.
45.《利用古文字资料的上古音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8年2期.
46.《论古文字与对外汉语教学》,《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教学研究专辑.
47.《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二辑,2008.
48.《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光和六年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上言李建与精张诤田自相和从书>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纪念谭朴森先生逝世两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49.《中古精母来源之古文字学证据》,《中国文字》新35期,2010.
50.《语音与文字分化研究》,《中国文字》新31期,2006.
51.《古本<尚书>研究的重大进展 ——读<古本〈尚书〉文字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1期.
52.《论双声符字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3.《<文源>双声符字笺证》,《中国文字》新30期,2005.
54.《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经济史料价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1期.
55.《秦音中以母与喉牙音之关系考》,《文史哲》2005特刊.
56.《论林义光对古文字学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