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1] 王烨著.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广州:花城出版社,2022年,即出.
[2]王烨编.国民革命时期广州文学运动史料选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3]王烨著.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的革命文艺运动.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4]王烨著.新文学与现代传媒.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5]王烨著.1920年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代表性论文:
[1]王烨,吴尧.“黄埔生”的革命文学实践与革命文学运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新华文摘2022年2期转载(观点摘编).
[2]王烨.南京政府初期的社会改造与巴金《家》的书写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3]王烨,姚芮玲.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与初期革命文学运动[J].现代中文学刊,2016(05).
[4]王烨,尹琴.废娼运动与“娼妓叙事”的现实讽喻——浅议20世纪30年代有关“娼妓”话题的文学叙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5]王烨.郑振铎早期的文学功能观与立普斯“移情”理论的关联[J].长江学术,2013(04).
[6]王烨.《阿Q正传》在国民革命语境中的传播及接受[J].厦大人文国际,2011(04).
[7]王烨.从对“诚”的渴求到对“伪”的探寻——鲁迅彷徨时期思想转向研究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8]王烨.《祝福》叙事中被遮蔽的小说主题[J].上海鲁迅研究,2009(03).
[9]王烨.废妾运动与巴金《家》的叙事想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
[10]王烨,李永奇.《新青年》上海时期的文化蕴涵及生产方式[J].江汉论坛,2009(06).
《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10期全文转载.
[11]王烨.党的文艺路线调整与伤痕文学的生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1).
白亮编《伤痕文学研究资料》全文收入.
[12]王烨.中国革命文学萌生时期的历史遭遇[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13]王烨.《新青年》与新文学潮流的疏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14]王烨.1920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类型及逻辑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15]王烨.20年代革命小说叙事成规的探寻与运用[J].中国文学研究,2008(04).
[16]王烨.莎菲作为“Modern Girl”形象的特征与价值[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17]王烨.文学研究会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新华文摘2006年13期全文转载.
[18]王烨.40年代新文学大众化讨论中反启蒙叙事的双重话语[J].江汉论坛,2006(02).
[19]王烨. 2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中的戏仿现象[J].长江学术,2006(04).
[20]王烨.革命诗歌潮流的产生与二十年代文化语境的关系[J].中国诗学研究,2005(04).
[21]王烨.“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6).
[22]王烨.丁玲早期小说的深层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3]王烨.20年代革命小说研究的历史回顾[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现当代文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12期全文转载.
[24]王烨.合作化小说中的“父子冲突”[J].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号,2002年.
[25]王烨,陆文喜.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20世纪革命文学思潮回顾[J].江汉论坛,2002(02).
[26]王烨.表达的焦虑与抒情形式的现代重建——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歌的现代化问题[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27]王烨.论《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4).
[28]王烨.论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意蕴[J].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号,2000年.
[20]王烨.现代革命的叙事与意识形态焦虑――论蒋光慈的革命小说.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现当代文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8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