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在南光102-3教室开展主题教育第二次专题学习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会。
会议由支部书记周丽华同志主持。会议伊始,周丽华同志强调了主题教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带领大家进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专题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出发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周丽华同志指出,作为博士生党员,我们应当不断精进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负国家和人民的众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先锋力量。随后,全体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进行深入围读与讨论。
围读材料过后,金美杰同志发表感想。他认为作为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党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待,更要认识到博士生群体在人才强国中的重要位置,拿出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气概,绝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高度的社会情怀,不要把知识局限于书斋,而要立足于广袤的祖国大地,抓住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言献策,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在这个大有作为的伟大新时代,我们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用我们的知识和汗水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征程。
会议的第二个部分,由支部副书记张莉萍同志向大家介绍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基本情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全面实施20年来,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约1万个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讨论环节,冀晋华同志认为,乡村振兴需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她列举上海崇明区富安村开办乡村美术馆的例子,指出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要推进乡村美育,以艺术的视角发现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弘扬乡村人文新风尚。支部书记周丽华同志从“丝路浙江”、村落建筑整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硕士阶段在浙江的所见所感。她认为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当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中,要更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
最后,支部成员在南光楼前合影,记录共同学习的珍贵时光。
文/图: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第一党支部 仲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