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人文学院中文系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在线上开展了九月的“固定党日+”活动,组织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福建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感受福建的可喜变化。
首先党支部书记徐颍超带领同志们观看了新华社制作的学习视频,在观看视频时,同志们体悟到福建绿水青山之美,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与以民为本的情怀,福建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又利用绿水青山发展经济,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
接着徐颍超从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四个方面展开讲这本书。2014年11月赴福建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以沙县为例,沙县是林改策源地之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好的政策能带动百姓致富,张祖暖顺势而为,将112亩采伐迹地与当地国有林场合作,建造“碳中和”共建示范林,林场负责全程管理,收益按股分红。生态变好了,百姓生活也更好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支部同志一致认为绿水青山是福建的宝藏,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当做他最看重的事情之一。1997年,他到三明常口村调研时就曾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2000年,他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长汀曾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习近平同志曾先后五次去长汀调研,关心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目前长汀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成为全球的生态修复典型。
2021年3月赴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福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支部同志感叹福建几十年来的重大变化,怀揣着感动更加坚定地追随党的脚步,坚持党的领导。
通过学习,支部党员们积极发表学习心得。
曾婷颖: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这也是扶贫事业中所要坚持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只有对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有所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各项机遇、持续探索创新,开阔出属于当地特色的、持久的活力市场,也才能将脱贫事业同百姓的真实诉求结合在一起,让脱贫事业真正落实为办实事,通过脱贫和百姓心连心。当然,在利用资源、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要注意兼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金山银山的同时,更要守护绿水青山。
沈莹:这次“固定党日+”活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百姓富”和“生态美”两点。其一、百姓富,福建是革命老区,以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但却受制于地理条件还存在贫困现象,而这就需要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比如打造沙县小吃。除此之外,我们大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开办爱心学校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尽快脱贫。其二、生态美,我来自于一个高度饱和的城市,来到厦门的第一感觉就是红花绿树,白沙蓝水,这是一座风景宜人的美丽城市,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习生态理念,做好环境保护,如此才能实现习主席所说的“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
郑靖怡:今天的党课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福建生态美的这一部分,作为从小在福建长大的孩子,对于生态建设持续向好发展我有幸能够亲眼见证。一张蓝图绘到底,福建持续落实生态省建设战略,“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十三五”时期,福建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8%,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7.9%。目前,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6.8%,已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优良的生态环境助力福建经济继续以高昂的势头快速发展,并且吸引了更多外省人民在福建落户,民众生活幸福,安居乐业,是伟大中国梦的缩影。
文:徐颍超